汉朝皇帝顺序(汉朝历代帝王按顺序有哪些)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汉朝皇帝顺序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汉朝皇帝顺序以及汉朝历代帝王按顺序有哪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继位顺序1、汉武帝之后是刘弗陵继位,刘弗陵系钩弋夫人和汉武帝的儿子,西汉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汉朝皇帝顺序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汉朝皇帝顺序以及汉朝历代帝王按顺序有哪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汉武帝继位顺序

1、汉武帝之后是刘弗陵继位,刘弗陵系钩弋夫人和汉武帝的儿子,西汉的第八个皇帝,史称汉昭帝。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逼自杀,刘据死后,汉武帝将皇位传给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并在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杀死了他的生母钩弋夫人。

2、帝王世系顺序如下:刘彻——孝昭皇帝刘弗——海昏侯刘贺——孝宣皇帝刘询——孝元皇帝刘奭——孝成皇帝刘骜——共皇帝刘康——孝哀皇帝刘欣。

3、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

汉朝历代帝王按顺序有哪些

汉朝一共经历29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历代皇帝及年代如下:

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

2、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

3、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

4、西汉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公元前180年11月)。

5、西汉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11月—公元前157年6月)。

6、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7、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8、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

9、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74年7月—公元前74年8月)。

10、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8月—公元前48年)。

11、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4年)。

12、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13、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孝哀皇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

14、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6年)。

15、西汉末代皇帝汉孺帝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

16、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

17、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

18、东汉第三位皇帝东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

19、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

20、东汉第五位皇帝孝殇皇帝刘隆(公元106年)。

21、东汉第六位皇帝孝安皇帝刘祜(公元106年—125年)。

22、东汉第七位皇帝少帝刘懿(公元125年)。

23、东汉第八位皇帝孝顺皇帝刘保(公元125年—144年)。

24、东汉第九位皇帝孝冲皇帝刘炳(公元144年—145年)。

25、东汉第十位皇帝孝质皇帝刘缵(公元145年—146年)。

26、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孝桓皇帝刘志(公元146年—148年)。

27、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孝灵皇帝刘宏(公元168年—189年)。

28、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少帝刘辩(公元189年)。

29、东汉第十四位皇帝孝献皇帝刘协(公元189年—220年)。

古代大臣左文右武排列顺序

上朝这种固定的君臣议事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个时候的上朝很有意思,并非大家想的君臣其乐融融一起议事。参加朝会者来自各个部门,品秩亦有高低,所以开会时要进入指定的位置,这叫”朝班”,即朝参班次的意思。又因为经常会升级降级,或在不同部门间调来转去,所以具体到个人而言,朝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汉朝的朝仪十分讲究,上朝的官员必须有“门籍”,出入宫门必须办证,没有证件是不会让你入宫的。在站位上也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三师的副职)第一,诸侯王排在第二,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其次。从站位上也能看出来,在汉代武官地位还是很高的。

《万历野获编》卷十三记,明神宗时,因朝会时开时辍,”班行遂无定序”。有一次,一个阁部和一个监察互争位次,请编制朝班的蔡献臣分辨是非,老蔡谁也不想得罪,便引成例:如按常朝,你是对的;如按大朝,他亦不错。由此可见,各种朝会有不同的位次安排,这是在中央机关供职的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否则一上班就要出错。

在唐朝,这上朝的站位变成了大家经常在电视剧中的排列顺序,一般都是文武分两边站,文官站左,武官站右。王爷一般是在朝有官职的或者有事的上朝,比如康熙时各皇子主管不同的部门就上朝。一般上朝的是四品以上的京官,只有在大朝会的时候各省督抚才入朝觐见。左第一的一般是宰相,右第一一般是太尉,按官位高低排下去。据说这是源自《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唐朝站位其实和汉朝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唐朝的正一品都不怎么上朝,唐朝的正一品和从一品大多是荣誉衔,一般获得这种荣誉头衔的都是给那些上不了朝的老官员。

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不存在所谓的“常朝”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文官武官们不用再每天早上跑去早朝了,取而代之的是皇帝与内各部主要大臣们聚在一起开的“小朝”。而“大朝”,也只有在遇到重大节日、庆典的时候,才会举行,这样算下来,其实一年也没几次。

王昭君是西汉哪个皇帝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他的故事是在西汉年间。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汉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右日逐王。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西汉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刘邦、刘彻、刘询、刘秀、这四个人,谁才是汉朝最强的皇帝

人的强大既需要环境的支撑也需要同时代人的衬托,刘邦,刘彻,刘询,刘秀不在同一时空,要说谁才是最强者,还真是不太好比较。

但是刘邦作为王朝的奠基人,出身最低,出力最多,后世的子孙包括自己打天下的刘秀,都受到刘邦威名的加持。所以,刘邦自然是汉朝皇帝中最强的,没有之一。

刘秀可不是什么布衣天子,作为刘邦子孙,汉朝的宗室子弟,虽然父亲因为早逝没做上高官。但是刘秀和哥哥过的一点都不低调,他的哥哥从很早就开始招揽亡命之徒,十里八乡谁犯了罪,就往刘秀家跑,当地官府根本就不敢管。

刘彻是个典型的“富二代”,“二世祖”,甚至还有很强的败家子属性。在汉代,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的,刘彻死后,在霍光的主持下给他上庙号为世宗,但是,群臣不是很服气,认为刘彻不配。到了刘询当皇帝,还有大臣认为应该拿掉刘彻世宗的庙号。

刘询则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暴发户”。作为刘邦的长枝嫡系,却因为爷爷戾太子刘据得罪祖父,自小在监狱里长大。本来皇位已经和他是“八竿子打不着了”,在饱尝世态炎凉之后,却被霍光当做工具人,扶上了皇位。之后,刘询成功反杀,灭了霍光满门,他的人生事迹也算是励志。

古代汉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西汉的官职表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职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秩俸千石,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秩俸二百石,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主历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掌星历。

望气佐,主望气。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秩俸百石,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秩俸百石至斗食,协助令,丞。

祝人,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主厨。

屠者,主屠牲。

卫士,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主宗庙。

寝郎,主守寝。

园郎,主守园。

员吏,

卫士,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秩俸千石,

车郎将,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秩俸六百石,为皇帝谋事。

仆射,秩俸比千石,主宾赞受事。

谒者,秩俸比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秩俸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秩俸四百石,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卫尉丞,秩俸千石,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秩俸六百石,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文学,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俸禄职掌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秩俸六百石,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兰台属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

侍御史,秩俸六百石,分五曹办事。

御史员,秩俸六百石,留台治百官。

尚书属官:

尚书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

尚书丞,秩俸四百石,佐尚书仆射。

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

户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

客曹尚书,主外国四夷事。

三公尚书,主断狱事。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掌诸医。

协律都尉,掌校正乐律。

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

织室令,主织。

东园匠令,做陵内器物,有十六丞。

钩盾令,主近苑囿。

尚方令,主作器物。

尚书待治,尚书令的属官。

御府令,主天子衣服。

采珍宝金玉令,主才珠宝金玉。

太官令,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

汤官令,主饼饵。

导官令,主择米。

若卢令,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协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输令,有四丞。

均输丞,协助均输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辑濯令,

钟官令,主铸钱。

技巧令,

六厩令,掌天子六厩。

辩铜令,主分辨铜之种类。

黄门令丞属官:

黄门令,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黄门,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驸马,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谒者,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署长,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执金吾的官吏:

执金吾,秩俸二千石。

中垒令,

中垒丞;

寺令,

寺丞;

武库令,

武库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辅都尉,

左京辅都尉丞;

右京辅都尉,

右京辅都尉丞。

2,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

将作大匠的官员:

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

石库,

东园主章,

六章长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长史,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邮,

郡府属官:

主记事掾史,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主记。

奏事掾史,主奏议事。

少府史,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主侍卫。

府门亭长,主守卫。

门下议曹史,主谋议。

门下掾,杂务人员。

门下史,杂务人员。

门下书佐,杂务人员。

门下小吏,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

户曹掾史,主民户,祭祀,农桑。

田曹掾史,主垦埴畜养。

水曹掾史,郡国水利人员。

时曹掾史,主时节祭祀。

比曹掾史,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

仓曹掾史,主仓谷事。

金曹掾史,主货币盐铁事。

计曹掾史,主上计之事。

市掾,主市政。

兵政官员:

兵曹掾史,主兵事。

尉曹掾史,主徒卒转运事。

政法官员:

贼曹掾史,主盗贼事。

塞曹掾史,掌边塞之职。

贼捕掾,主捕盗贼。

决曹掾史,断罪决狱。

辞曹掾史,主辟讼事。

交通官员:

督邮掾,主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

法曹掾史,主邮驿。

漕曹掾史,主漕运粮草事。

教育卫生官员:

学官掾史,主郡学校事。

郡掾祭酒,主教育。

学经师,主教育。

文学史,主教育。

医曹掾史,主医药事。

五,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

西域都护府官吏:

西域都护,秩俸二千石,

西域都护副较尉,秩俸比二千石,

西域都护丞,

西域都护司马,

西域都护候,

西域都护千人。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

县官员:

县令,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县长,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功曹史,总揆众事。

县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县军事。

县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县府门长,官众事。

廷掾,督乡事。

主记室,管文书。

少府,主财用。

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主兵卫。

门下议曹,参议诸事。

门下掾史,

闾师。

县佐,

县史,秩俸百石以下。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官治安。

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秩俸百石以下。

好了,关于汉朝皇帝顺序和汉朝历代帝王按顺序有哪些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owearswhat.cn/4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