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化学奖获得者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以及诺贝尔物理化学奖获得者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如何通俗地理解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北京时间10月6日17:55左右,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BenjaminList、DavidW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以及诺贝尔物理化学奖获得者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何通俗地理解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北京时间10月6日17:55左右,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BenjaminList、DavidW.C.MacMillan,以奖励他们“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重要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一度被认为是“理综奖”,奖励过很多传统的化学家,也奖励了不少与化学交叉的工作。此次奖励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被认为是回归到认可传统化学。这是对化学这一基础学科中奋斗的科研工作者极大的激励。

而在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一隅,实际上很多化学家做出了很杰出的成就,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史一安及杨丹教授于烯烃不对称环氧化研究中的贡献。2000年,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科学家在JACS上发表了自己的成果:

1.由BenjaminList教授、RichardA.Lerner教授与已故著名合成化学家CarlosF.BarbasIII教授报道的首例由有机小分子脯氨酸经由烯胺(enamine)中间体介导的不对称Aldol反应,基于类似的反应机理以小分子模拟酶催化的转化历程(Hajos-Eder-Sauer-Wiechertreaction);

2.由DavidW.C.MacMillan教授首例报导的手性二级胺经由亚胺正离子(iminium)实现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首次从概念上阐明“有机催化”可通过原子经济性及环境友好性的途径实现目标反应,且基于关键中间体可普适性地拓展反应类别。

实际上,个人理解史一安教授在1995年,1996年发表在JACS上的两篇讲述用手型酮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没有用金属。目前手性酮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在工业界也有一定的应用。文章里面虽然没有提出organocatalyst的概念,但事实上是第一次实现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比List早了5年!

从这个角度出发,史教授理应分享这个领域的诺奖!

为什么居里夫人发现镭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而不是化学奖

居里夫人就是因为发现了镭元素,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在历史上,对于新元素的发现一般都是归到化学成就中,因为镭是一种化学元素。

居里夫人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因发现钋元素和镭元素的贡献而再次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截至目前,全世界总共有四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因白血病逝世。在人类历史上,居里夫人是为数不多的杰出女性科学家,非常值得人们敬佩。其实化学与物理的关系非常密切,广义上讲,化学可以算作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物理是最基础的自然科学,想要学好化学,必然要先学物理。一般来说,化学仅研究原子、分子层面,而物理则深入研究原子及亚原子粒子。其实不管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都是伟大的科学家。

各种化学元素的结构,都需要由原子物理学来解释,比如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元素的放射性,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化学反应与核反应虽然原理不同,但本质上也有相似之处,简单点来说,都是粒子的重组。质子、中子、原子、离子,虽然规律不同,但是可以这样理解。

欢迎评论分享,如果觉得不错,请点赞支持。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内容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流沙Cool

诺贝尔物理化学奖获得者

物理杨振宁,化学李政道。

中国化学第一名是谁

中国化学第一名是李远哲,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中国人。1959年李远哲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并于1961年获得台湾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次年去美国深造,196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2000年~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谁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J.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K.Kobilka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104次

自1901年设立以来至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共颁发了104次。

163还是162?

在111年的历史上,共有163人次获颁诺贝尔化学奖。不过,由于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曾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问鼎,实际获奖人数应该是162。

8年空缺

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出现过8次空缺: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原因不外乎两点:没有能够达到评奖标准的候选者,以及众所周知的不可抗力——一战和二战。

独享与分享

从1901年到2012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荣耀的科学家共有63位;由两位获奖者平分秋色的情况出现过23次;另有18次为三个人分享大奖。

平均年龄

截至2012年,16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57岁。

最年轻的获奖者

1935年,35岁的法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捧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与他携手走上领奖台的还有他的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长女)。

最年长的获奖者

诺贝尔化学奖最年长得主纪录保持者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他在2002年领奖时已是85岁高龄。

化学奖与女性

女性绝对不是诺贝尔奖殿堂的点缀。从1901年到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共有4位,人数虽不占优,但成就独一无二。她们是: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因研究放射性元素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分离出纯的金属钋、镭,于1911年获奖;法国科学家伊伦·约里奥-居里,因发现人工放射性,于1935年获奖;英国科学家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因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分子结构取得成功,于1964年获奖;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于2009年获奖。

梅开二度

化学界的大拿非弗雷德里克·桑格莫属,他曾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折桂。另外还有两位跨界高手:居里夫人,继1903年获得物理学奖之后,又于1911年摘取化学奖;美国化学奖莱纳斯·鲍林,分别将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两枚奖牌纳入囊中。

得奖一家亲

居里一家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之家”:4人、3次获奖。1903年,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物理学领域的最高荣誉;8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摘得化学奖桂冠;1935年,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其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又戴上了属于自己的化学奖奖牌。有意思的是,小女儿艾芙·居里的夫婿亨利·拉布伊斯,在1965年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总干事的身份代表儿基会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

父子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并分别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例子还有: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典生物化学家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其子乌尔夫·冯·奥伊勒是1970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195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阿瑟·科恩伯格,其子罗杰·D·科恩伯格于2006年捧得诺贝尔化学奖。

被迫弃奖

历史上曾有3位来自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迫弃奖,分别是1938年化学奖得主理查德·库恩、1939年化学奖得主阿道夫·布特南特和193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哈德·多马克,当时阿道夫·希特勒阻挠了他们领奖。后来诺贝尔奖委员会为他们补发了奖章和证书,但是没有奖金。

化学奖最青睐的领域

从跨度超过百年的化学奖历史来看,获奖成就几乎涵盖了基础化学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化学到生物化学再到应用化学。换成数字来说就是,与碳元素有关的有机化学,获奖次数不少于25次;生物化学方面的发现已经获奖多达11次,其中8次是在1970年至1997年之间摘取的,说明生化领域的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而物理化学,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囊括了14个奖;还有6个奖颁给了理论化学研究;关于化学结构的研究也是诺奖青睐的对象,总共获奖8次,包括确定大生物分子或分子复合物的机构以及对测定方法作出的改进;工业化学方面首次获奖是在1931年,但近些年有多个奖均与工业应用有关,比如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些重大突破。

关于诺贝尔化学奖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owearswhat.cn/4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