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书名)有什么含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书名)有什么含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完成。这本书主要是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书名)有什么含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完成。

这本书主要是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译文最好的版本展示

《柏杨版白话版-资治通鉴》比较好

对于《资治通鉴》白话版流传的最多的是《柏杨版白话版-资治通鉴》。柏杨版还是挺不错的,第一是通俗的翻译,达到普及历史的作用。第二是丰富的插图,让历史更加形象。第三是严谨的考究,将司马光记载错误加以修正,使历史更加精准。第四,就是他的“柏杨曰”,对历史做出自己独到的建议,当然争议最大的也就是这一项。

《资治通鉴》(书名)有什么含义

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资”,在文言文做动词使用的时候,解作“用于、用以、提供”。“治”,在这里解作“治理、统治”。“通鉴”,在这里解作“通用的,可广泛使用的借鉴(资料)”。《资治通鉴》(书名)含义:提供给当时(北宋)统治者通用的,可广泛使用的借鉴性的历史资料。书名由来,为宋神宗赐名。北宋司马光主编,其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解析

一、《资治通鉴》这本书是人类历史的史书;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史书;也是中华历史上治国理政的谋略史书;也是中华历史的"兵法"谋略及战术的史书。

二、从政治上讲,《资治通鉴》是一本货真价实的记录政治谋略丰富的史书,是各王朝或君主统治者的治政宝典。凡属历史上的政治家都对《资治通鉴》视为指点成败,吸取精华,借鉴谋略和胆识都通读了此书。如康熙、曾国藩、毛泽东等人都很熟悉此书里的一些章法和借用为我所用的政治军事谋略的精华的宝典。

作为《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等人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对当时的神宗、哲宗时新旧政的较量是激烈的。如王安石,推新法,司马光反对变法,作为守旧派的首领是很实战经验的。

三、《资治通鉴》记录了历史的演变过程和法则,总结了历史经验的规律,寻求了治理管理国家之道,分析了当时制度政策的制弊关系,考察了用人得失的情况,特别是对历史人物事件都描写的非常趣味和精彩。从军事胆略上写的非常精辟。如曹魏与蜀、吴的"赤壁之战",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等战术上的细节写得如此详细和生动,这也是《资治通鉴》留给后来的统治者的一个很有借鉴价值所在。同时,给人们分享了当时军事谋略战术之理论和方法。等等这些也是《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四、《资治通鉴》这本书,分析了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得失,总结经验,以史为鉴,研判历史发展规律,寻找了国家之复兴的秘诀。

资治通鉴古诗文网及译文

原文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资治通鉴第一卷》

【译文】

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

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

【感悟】

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不如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资治通鉴译文

【原文】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资治通鉴第一卷》

【译文】

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

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

【感悟】

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不如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关于本次《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书名)有什么含义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owearswhat.cn/4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