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规律(平仄规律)

如何判定格律诗中的平仄声字?谢邀答: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问得非常好。这是多少爱好唐诗想学作诗的爱好者迫切明白的问题。现在很多爱好学写唐诗者认为:七律,就是一句七个字,一首八句。绝句,就是一句七个字,一首四句,五言诗……。学的只是外在形式。对初学者来说,要学写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唐诗,入门先学

如何判定格律诗中的平仄声字?

谢邀答: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问得非常好。这是多少爱好唐诗想学作诗的爱好者迫切明白的问题。现在很多爱好学写唐诗者认为:七律,就是一句七个字,一首八句。绝句,就是一句七个字,一首四句,五言诗……。学的只是外在形式。对初学者来说,要学写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唐诗,入门先学会三条规则。知道平仄是什么,一首诗里起承转合是怎回事,格律诗限韵不能出韵等。说平仄,这里暂不论,有关书籍很多,讲的也很多,可让一个初学者看听后却一头雾水,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诗,是可歌的,所以称诗歌。平声音可拉长,仄声短促。《唐诗三百首》每首平仄几乎都是标准的,选一首仔细读一读,反复体会。然后看平仄书划出平仄,严格照着样式练作个试笔。平时按平仄要求自我多练习对字词,对对,这是基础。一般阳平(现在汉语拼音一声)和仄声(汉语拼音三、四声)易辨,阴平(汉语拼音二声)初学者是平是仄不清楚,我这里大胆说一句,一般可平可仄。也许这就是初学者的一层窗紙。学练方法很多,我也是爱好唐诗的初学者,往大说为祖国优秀文化传承发扬,小了说愿与诗友共切磋,共同去感受诗歌的神韵之美。

写诗词怎样能便捷掌握平仄格律?

作为近体格律诗产生时代的唐诗,格式上承六朝宫体诗,四声标注诗词格律。官方定韵后,提出简化四声的平仄概念,宫体诗人依据平仄创造了近体格律诗的概念,成为科考项目和高层文人创作主流。

同时,非格律的古体诗依旧大行其道。古体诗不遵守平仄基本格式,歌行体依旧按照乐府旧调,随着旧乐府音乐散佚,歌行体也逐渐以四声韵为基础开始创作,但是相对于平仄格式来说,要自由得多。

唐朝实际上是古体诗(古风)和近体诗(格律诗)齐头并进,各领风骚的大时代。

同时,在格律诗规则的制定和规范的过程中,也有大量诗人的创作不一定遵守格律体,但是都在向平仄格式靠拢。有些诗句子可能是律句,但是整体出律;有些整体合平仄,但是首句和尾句押邻韵,而且《唐韵》分韵较细,有些诗的韵脚可能在当时不是一个韵部,到了宋末的《平水韵》大合并,有可能反而合韵了。

我们要清楚,所谓合韵合律,只是后人按自定标准进行的划分工作,其实与唐朝创作者关系不大。到了格律体完全成熟之后,才会出现按照平仄格律亦步亦趋的写诗方法。

这其中按照今天的标准,也还有大批的“半律体”的唐诗存在。

那么,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

我们知道平仄是近体格律诗才需要使用到的音调划分规则。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把古体诗排除在外了。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在讨论近体格律诗的规则。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排律。三者体裁大小有不同,但是平仄规律是一样的。

第一,平仄两两交替。平仄知识我们这里不详解了,大家大概知道汉字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即可。唐诗肯定是以当时的古韵为主,四声中“平”为平,“上去入”为仄,我们可以根据南宋末的平水韵大致分析。具体的知识和原因另外有文章细说,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个我们用俗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来更容易解释。格律诗平仄关系正格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起句,我们排列出来,大家就可以看清楚: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七言的平仄基本格式的关键位置也是一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

我们可以任意找一些近体格律诗的句子来看,百分之九九都是这种结构。随便举例:

白日依山尽,仄、平

黄河入海流。平、仄

欲穷千里目,平、仄

更上一层楼。仄、平

如果关键位置的平仄出现问题,比如五言“平、平”,七言“平、平、仄”之类的,统称为“失替”。

另外百分之一的特殊情况就是变格和拗救,那是规律之外的事情,这里就不讨论。

这是单个律句的用字规则。

第二,出对句平仄相对。这个规则适用于绝句的上下句,律诗和排律中一联中的上下句。还是看刚才的例子:

白日依山尽,仄、平

黄河入海流。平、仄

欲穷千里目,平、仄

更上一层楼。仄、平

我们会发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规律。第一句是“仄、平”,则第二句为“平、仄”,第三句为“平、仄”,则第四句为“仄、平”,相互之间是平仄对应的。

我们称这为格律诗的平仄“相对”的规则,有了这个规则,我们在创作近体格律诗的时候写了第一句,自然就知道第二句要如何用相对应的平仄的字词来写了。

如果出现平仄不相对的情况,称之为“失对”。

大家可以自行寻找绝句或者律诗来印证。

第三,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平仄要相粘。这个也简单,其实就是为了保证音调的承续性,如“黄河入海流”为“仄、平”,那么“欲穷千里目”的关键位置平仄要完全相同,所以也是“平、仄”。如果出现平仄不同,我们称之为“失粘”。

“失替”、“失对”、“失粘”就是近体格律诗平仄的三大错误,出现了这三种情况,一般就会把诗作划入古风范畴。但是“半律体”中,失粘是允许存在的,比如《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平、仄、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 仄、平、仄

劝君更尽一杯酒, 平、仄、平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

这就是典型的失黏但不失替又不失对,这种情况称之为“折腰体”。

肯定有朋友会说,这是因为王维是名人,所以区别对待。

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我们对他们诗作的一种归类而已,你硬要说这是出律,是古风,也没有问题。这种“半律体”在唐诗中的存在,其实是从古体诗向格律诗平仄上的进步,只是不符合近体格律诗的一个规则而已。

而“折腰体”在音律上也确实不如“相粘”的格律诗,所以在格律成熟之后,这些“半律体”就逐渐消失了。除非是有人喜欢剑走偏锋,去故意创作拗律体,如黄庭坚。

这也是没有问题的。

写诗本来就是为了抒情言志,规则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容。

我们总结规律,划出规则,但绝对不要被规则所限制。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owearswhat.cn/40692.html